妈妈,我把佩奇弄丢了

                                                                       

4-5岁年龄段的孩子现在理解了自己是一个与爸爸/妈妈相独立的个体。但他还是可能想从某一物品中获得额外的,如毛绒玩具或小毯子,当妈妈不知道身边的时候可以来安抚自己。

场景:你想要出门,但孩子不肯去,因为他找不到他最喜欢的毛绒玩具了。

一般孩子在8个月到1岁之间,开始理解妈妈或爸爸不会一直跟他在一起。为了弥补这个空缺,通常他们会使用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其他物品来安抚自己。这对孩子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他可以一直带着这个玩具。有时候父母会觉得孩子一整天带着一个玩具,到了一定的时候是不是需要戒掉这个习惯呢?在孩子准备好之前就处理他对自己玩具的需求问题,可能会让孩子对这个玩具更加依赖。这个玩具是孩子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说明孩子在找方法安慰自己。为了安抚自己,孩子会紧紧地抓住这个可以一直陪着他的玩具。

在孩子眼里,这个可以一直陪着他的玩具可以像妈妈一样给他安全感,他可以一直和这个玩具待在一起,就算妈妈不在,玩具也可以陪着自己。孩子依恋某个玩具,并不是说这个孩子缺乏安全感或者性格太软弱。相反,这个玩具可以在孩子上床睡觉或面临新情况的时候帮助他获得安全感,是支持孩子完成从依赖他人到自己独立的一个好伙伴。对于孩子依恋玩具这种现象我们不用过于焦虑,如果玩具丢了需要简单的应对就好。

1、告诉孩子你理解他。玩具丢了,告诉孩子,你知道他的佩奇很重要,你会在出门回来后努力帮他寻找,同时告诉孩子佩奇很安全。

2、设定界限。当你觉得孩子在使用毛绒玩具找借口,以拖延出门的时间,你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你必须要出门了,而且早点出门,可以早点回来找佩奇。

3、分散孩子的力。如果孩子因为没有带着自己的毛绒玩具出门而很难过,可以通过说话,唱歌,玩游戏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学会运用针对性想法,如:“我可以做做到的”,“我是大孩子了”,由此证明他在没有佩奇的时候依然可以很勇敢。

如果孩子去哪里都带着佩奇,那就始终都存在丢失的可能,可以在一开始发现孩子这个习惯的时候,就准备两个一模一样的佩奇备用。这样在清洗的时候,孩子有个替代,不时地调换它们,是两个玩具的差异最小化,味道和感觉都相同,孩子就不会出现焦虑情绪了。大部分孩子在6岁左右时会自动放弃依恋物,因为他们开始认为这个玩具太小儿科了。如果你觉得孩子需要帮助才能独立,可以将玩具放在家里,只有孩子上床睡觉的时候才可以和他的毛绒玩具在一起。或者他的安抚物是小毯子,看看他是否愿意把他的小毯子剪成小块块放到他的口袋里。

                                               
0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