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手打了父母怎么办?

                                                                       

4-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控制能力的发育进展基本会比他学会用词汇表达自己感情的进度要快一些,所以,孩子们在生气或受挫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攻击行为。这可能会让爸爸妈妈感到伤心难过,但是其实这个孩子发育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所以无需过于在意,也请父母们冷静对待,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场景:晚上吃完饭,在小区里跟好朋友玩,到了需要回家休息的时间,跟孩子说的时候,他特别生气,还动手打了我,说还要在外面玩。

这个场景在我们家经常上演,而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现在基本已经不会动手打人了。可能是孩子长大了,也可能是平时沟通的效果。为此我也困扰了好久,现在想想当时有些反应过度了。踢人,打人和咬人都是孩子发育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行为。孩子希望通过主张自己的意愿来做到独立,担当无法实现自己的意愿时,他的情绪脑区就会被启动,随着身体越来越强壮,他会试着使用暴力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虽然孩子看起来像是在攻击你,但是实际上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只是在告诉你他不开心。在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父母需要保持镇定和足够的耐心,做出坚定的回应,这有助于训练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

3-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试着了解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影响,比如他打了你,以及你也有情绪这些事实。所以当他静下来的时候,逻辑脑区重获控制后,他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也可能会因为你的难过而感到震惊,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认知里,觉得爸爸妈妈是不会受到伤害的。如果孩子对父母做了攻击行为时,父母该如何应对呢?

1、不要以暴制暴

父母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平静的跟孩子说话,让孩子深呼吸,这样有助于他重新获得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不要跟孩子说“不”,这个字会更加激怒孩子,也不要带着情绪跟孩子说话。可以提供替代方案,如,我们看看爸爸现在在干什么,让孩子的大脑重新开始思考。在孩子冷静的时候,拥抱他一下,跟他描述一下他的行为让你有什么感受,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别人也是有感情的,让孩子明白生气没有关系,但是因为生气去伤害别人是不对的。同时明确规定:“在家不可以打人。”

2、让孩子学会 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孩子冷静下来的时候,告诉孩子用语言来表达怒气。并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当他要采取攻击行为的时候,提醒孩子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有时候他可能需要有人来帮助他描述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妈妈要耐心的跟孩子描述他的感受,让孩子学会自己表达,而不是用行为表达。另外,有研究表明,孩子在累了,困了,吃太多糖,看太久电子产品或过度兴奋的时候,更容易做出暴力行为。所以尽量定制吃饭,睡觉,游戏的时间,是这些活动可预测,这样孩子就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事情,不会因为改变当前的活动而大吵大闹。

 

                       
                       

大众心理健康网(www.dzxl120.com)
本文链接:https://www.dzxl120.com/post/69507.html

1
订阅评论
提醒
1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