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分法思维?

                                                                       

要点

  • 二分法(全有或全无;非黑即白)思维是批判性思维中的一个常见错误.
  • 二分法思维可能有害,因为它没有捕捉到许多基本问题的复杂性.
  • 处理二分法思维有几个步骤,包括认识它、把二分法变成连续体、加入连续体.
  • 在学术界内外,许多问题经常被二分法所框定.

在教授我的第一年研讨会“如何像家一样思考"的前几周,我们讨论了批判性思维.每年我的学生都会很快被批判性思维的不同特征所吸引.有一年,我们非常关注“合理性谬误".在其他年份,我们花时间将我们所知道的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问题. (今年,我们有很多主题可供选择.)

今年,我的班级重点讨论了一个批判性思维的具体例子:二分法思维.这与威廉·克莱姆 (William Klemm) 所说的全有或全无思维非常相似,您可以通过 alwaysallall、或从不.其他人则谈论黑白思维.

诸如everybodynonenothing buteither-or 之类的词和短语可能表示二分法思维.有时这个词是明示或暗示的.考虑以下示例:

  • “我不是一个好的批判性思考者."
  • “我数学不好."
  • “我是个爱猫的人."
  • “你要么支持我,要么反对我."
  • “疫苗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暗示:任何人都不应该拿走它!)
  • “不接种疫苗是不爱国的."
  • “老年人成为更好的工人."

二分法思维无处不在,可能有害(想想刻板印象),非常诱人,而且是人性化的.当我们设置比较时,很自然地会看到两个类别:好-坏、有用-没用、爱国-不爱国等.但两个类别的数量如此有限!对我们的观察或想法的这种解释限制了我们所看到的——因此也限制了我们可以思考的内容:两种解决方案、两种选择、两种观点等.

人类需要理解我们的世界,而组织我们的感知会非常有用.例如,“有毒"的概念有其优点.但是许多(不是全部!)二分法(黑白;全有或全无)陈述可能不够精确,无法捕捉到我们需要处理的问题或问题的复杂性.例如,当一个学生说“我是个好学生"时,她暗示了一种二分法:两种类型的学生,好和坏.这确实限制了一些关键和必要的对话——部分原因是我们倾向于将“好"视为“完美".例如,如果我说,“你在那篇论文上得了 B",学生可能会回答,“但我是个好学生!"好像成为一个好学生意味着她没有更多的技能需要学习,她擅长大学生需要的所有技能,和/或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改进思维的第一步是意识到错误本身.因此,我鼓励学生二分法思维,尤其是在他们自己的评论和论文中!这可能意味着解释这个世界不仅仅包含“好"和“坏"学生.

第二步是将那些二分法变成连续体.问题是“我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可以变成一个连续体:“为了成为比现在更好的学生,我可以培养哪些技能?"

另一个步骤是认识到存在多个相关的连续体.例如,学生可能在一项技能(例如口头交流)上处于连续统的“坏"端,但在另一项技能(例如将概念应用于示例)上可能处于连续统的“好"端.因此,如果我们问这个问题,“我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我们的答案有限,我们可能会过早地停止思考.如果我们就诸如“我在哪些学术技能上有提升的空间,以及我可以采取哪些步骤来发展这些技能"等问题进行对话,我们会获得更多的收获.

一旦我们决定(或被迫)查看,就很容易发现二分法思维的例子.只是一些:甚至在当前的大流行之前(这与“无需担心"相反),我们一直在将“在线与校园内"的二分法转变为连续性,其中包括同步远程教学等选项、混合课程和其他格式.我们的社会正在学习性别不是二分法.我的妻子经常告诉我,我的笑话“有点好笑".

随着课堂讨论的继续,我心想:“学生会学会成为批判性思考者吗?"这个问题需要一个“不"的回答和一些悲观主义.但后来我想,“我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帮助每个学生提高他们看二分法的能力,把它们变成连续体,然后看到其他相关的连续体?"这似乎有帮助!我现在看到了一些自己的选择.

但这里有一个我无法避免的两极分化的极端声明:这篇文章结束了.

                                               
0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