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场景完美诠释为什么孩子会成为我们情绪的出口

                                                                       

大家好,我是T妈!

今天早上送小T去上学,因为下雨,我们都起晚了,所以早上很赶,火急火燎的。。。

在路上看到有父母在凶孩子,很大声那种,可以看出来情绪已经失控了。

其实,哪有父母愿意吼孩子呢?

你在电脑前,忙的不可开交。 

 孩子拉着你的胳膊:妈妈我想看看电脑。 

「妈妈在工作,你先自己玩会儿好么?」 

孩子不听,爬上你的腿,出其不意地用手胡乱敲打键盘…… 

「我都说了不许动!你是听不懂还是怎么着!快给我滚出去!」 

孩子哇的哭了,你把孩子撵出房间。 

过了几分钟冷静下来,忍不住在门口看看孩子,发现他在沙发背着小小的身子抽泣。你万分懊恼:说好了不吼孩子,为什么这次还是没忍住……

我们都知道,不应该吼孩子,跟自己说过无数次,但每次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怒火一上来,心里倒背如流的那些快乐亲密育儿的理论就一股脑儿抛到脑后,尽情释放怒火。

等冷静下来以后,我们又开始后悔。 追根究底,想要不对孩子发脾气,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像一点就着的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怎样才能不情绪化育儿。

表面看来,我们情绪失控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不听话。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实验,一张纸一支笔,把对娃发火的场景写下来。

场景一:

晚饭时间,孩子坐在餐桌前左顾右盼,说了半天都不动勺子, 终于你忍不住发火,孩子在你的吼叫声中唯唯诺诺地往嘴里塞饭……

等孩子「塞完饭」,你才想起来,一小时前孩子在学校吃过午点了……

这个场景里,孩子不吃饭其实不是「故意和妈妈对着干」,因为就是不饿。

场景二:

带孩子打车出去玩,孩子在出租车上后座唱歌闹腾,你淡淡说了句「别闹了啊」。

途中你突然接到了领导电话,由于工作失误被批评了一顿,电话挂后孩子嚷嚷着凑过来,你怒从心来,对着孩子屁股就是一巴掌「再吵再闹就扔你下车!」

这个场景里,孩子一直都在吵闹,你从起初的一直无视突然到后来的暴怒,其实就是因为那一顿电话,被领导批评吼「有了怨气」,恰好这个时候孩子闹腾,于是顺势发泄在了娃身上。

生活中,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了。我们成人的坏情绪,可能源于孩子,但多半来自没能达成所愿的生气,或者做错事导致坏结果的懊恼。

大多数时候,当我们把这些负面情绪发泄完后,往往会感觉好很多,但事后我们会想,又会觉得后悔甚至愧疚。

为什么孩子会成为我们情绪的出口?

明明错不在孩子,为什么我们还是会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呢?

上所说的「踢猫效应」,说的正是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家长很容易会在心情不好时,将坏情绪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发泄或转嫁给孩子 ,甚至可能以孩子做错事作为由,用过激的方来惩戒他们。尽管也曾尝试和孩子沟通,但在无效沟通的过程中,逐渐被孩子的「不听话」所激怒,从而大发雷霆。

                                               
0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