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治疗20年来的变化

                                               

大众心理健康网(www.dzxl120.com)
本文链接:https://www.dzxl120.com/post/14307.html

                       

由大脑和行为人员

一项针对1997年至2016年这20年的研究表明,医生治疗被诊断为的门诊患者的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许多重要的变化中,尤其突出的是:如今,门诊患者中有很小一部分正在使用情绪稳定剂治疗,而更大一部分正在使用第二代抗药物治疗.

其他趋势包括心理治疗的频率降低,无情绪稳定剂的抗抑郁药的使用频率增加,以及总体而言,每年治疗的躁郁症患者总数几乎翻了一番(从1997年的约470,000人增加到每年超过100万).结果发表在《美国杂志》上. Taeho Greg Rhee博士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由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博士塞缪尔·威尔金森(Samuel Wilkinson)领导的团队借鉴了国家门诊医疗调查(NAMCS)的数据.该调查包含4,419个门诊就诊的详细信息,这些门诊经过数学选择,可以代表20年内进行的420万次就诊.为了进行比较,我们对治疗决策进行了四年评估,其中最遥远的是1997-2000年,最近的是2013-16年.

在1997年至2000年之间,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门诊患者被处方使用了情绪稳定剂-锂是该类别中最重要的药物-占62%的时间;到2013-16年度,仅在26%的时间内开出了情绪稳定剂的处方.

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躁郁症患者中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率从12%跃升至51%.尽管在过去的20年中,抗抑郁药的处方从47%适度增加到58%,但没有情绪稳定剂的抗抑郁药的处方从18%大幅增加到41%.在保持稳定在约50%的水平之后,最近一段时间接受心理治疗的门诊患者比例下降到35%.

在研究的多年中,除锂外,情绪稳定剂还包括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和丙戊酸.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包括阿立哌唑,阿塞那平,卡哌嗪,卢拉西酮,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和氯氮平等.在此期间开出了多种抗抑郁药,其中处方药Prozac等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越来越多,而MAO抑制剂等其他药物则越来越少.

该团队还包括BBRF科学理事会理事安德鲁·尼伦贝格(Andrew Nierenberg),2013年科文奖获得者,2013年BBRF杰出调查员以及2003年和2000年独立调查员; M.D.和Mark Olfson,医学博士,2005年BBRF杰出研究人员指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没有任何比较有效性数据的情况下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锂和其他情绪稳定剂",这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还指出,在患有躁郁症的门诊患者中,“一直缺乏抗抑郁药疗效的证据".

鉴于他们确定了如何治疗患者的趋势,研究小组强烈建议迫切需要对情绪稳定剂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进行比较有效性研究,以及对躁郁症患者进行抗抑郁药功效研究.

到治疗方法的重大变化时,研究小组提供了许多可能的解释.他们指出,在研究期间,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已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用于治疗躁郁症.这些再加上这些药物制造商的大力营销活动,包括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运动,很可能解释了这种药物在双相门诊患者中的使用量大大增加了.

研究人员指出,锂是最常用的情绪稳定剂,确实对某些患者有副作用,从甲状腺功能亢进到糖尿病和锂中毒不等.但是他们还指出,锂已经在临床试验中被证明可以降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倾向.他们指出,仅锂的副作用就不能解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兴起,因为这些药物也具有潜在的副作用,包括迟发性运动障碍(一种运动障碍)和糖尿病.

在解释双相情感障碍门诊患者抗抑郁药的持续流行时,研究小组指出,事实上,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抑郁期所花费的时间比躁狂期所花费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们还观察到,如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不与稳定情绪的药物搭配使用,“在大样本中已显示出使用抗抑郁药会增加的风险".

尽管他们承认其发现所依据的NAMCS数据不能用于衡量20年期间双相情感障碍的门诊治疗的有效性,但研究组强调,鉴于变化,进行此类研究非常重要他们的研究揭示的治疗方式.他们还指出,有必要区分双相I型障碍患者和双相I型障碍患者的处方方式和反应-这是当前研究无法做到的.

由大脑和行为人员

                                               
0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