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极躁狂症的神秘消失

                                                                       

Royalty-Free Images from Istock
来源:来自Istock的免版税图片

狂热症是一种情绪状态,其特征是情绪升高/欣快,膨胀或异常易怒,持续至少一周,这不是使用毒品的结果.烦躁不安还表现为对他人的不耐烦,对批评的敏感度提高(变得“敏感")或消极的攻击性行为(对立和固执).

当发生双相性I型障碍(又称躁狂)时,还必须在以下七个组中至少出现三个不同三联征的症状(DSM-IV-TR; APA,2000):

(1)
(a)以自我为中心的关注和态度
(b)夸大的
(c)雄心壮志

(2)
(a)更高的能量水平
(b)睡眠需求减少或经常醒来
(c)身体活动增加/感觉跳动

(3)
(a)快速抽象演讲
(b)过度健谈
(c)经常打扰

(4).
(a)赛车思想
(b)突然的思想转变
(c)频繁地从一个主题/任务转移到另一主题/任务

(5)
(a)难以保持注意力
(b)通过无关刺激分散注意力
(c)专注于基本任务的困难

(6)
(a)专注于不必要的任务
(b)对未来行为进行过度和理想的计划
(c)精神运动性躁动或躁动

(7).
(a)冲动性决策
(b)判断力不佳
(c)鲁ck的行为

的双相II型发作中,通常持续至少一周.低是一种较轻的躁狂状态,其症状不足以损害其日常功能,但其他人仍可观察到.

单极躁狂症?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通常发生在不同的时间.鉴于此,对于观察到的单极躁狂症实例我们应该说什么仍然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大多数双极型研究人员对单极躁狂症无话可说.但是已经进行的研究表明,有些人患有躁狂发作而没有抑郁症.

但是,文献中描述的单极性躁狂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双极性躁狂症中观察到的症状略有不同.

单相躁狂症患者往往表现出更大的雄心壮志(例如,认为他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聪明,知识或决策者更好,值得钦佩),更多的症状(例如,认为他们有钱有名或具有特殊权力),并且普遍倾向于拥有过多的精力并变得积极和热情.此外,它们通常比双极型处于躁狂或躁狂状态的时间更长.另一方面,单极者自杀的可能性较小,或者并存着焦虑症.

单极躁狂症的神秘消失

然而,与单相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不同,单相躁狂症不是中的诊断类别.它没有出现在精神疾病的主要诊断系统中,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对此很少关注.

并非总是如此.德国精神科医生埃米尔·克拉佩林(Emil Kraepelin,1899年)使用“周期性躁狂症"一词来指代反复发作的躁狂发作而无抑郁感的人.大约在同一时间,德国科学家卡尔·韦尼克(Carl Wernicke)(1900)提出,躁狂症或抑郁症的单发或复发发作应被视为不同的疾病.德国神经病学家卡尔·克莱斯特(Karl Kleist,1911,1953)和他的学生卡尔·莱昂哈德(Karl Leonhard,1957)引入了“阶段性精神病"和“纯粹阶段性精神病"这两个词来描述单相躁狂症和单相抑郁症.

如果单极躁狂症曾经被广泛认为是与抑郁症分开的疾病,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词汇突然消失了呢?

一种普遍认为的观点是,单极躁狂症不会,也不会作为单独的精神障碍而存在,因为其症状在不同个体之间变化太大,无法定义一个统一的临床实体.结果,当提示单相躁狂症的症状引起严重困扰以寻求帮助时,该病通常被分类为双相情感障碍,并伴有轻度的不明显或激动性的抑郁症状.最新的精神病诊断手册(DSM-V)甚至明确指出,患有躁郁症而无抑郁的功能障碍人士应进行双相性I诊断.

为什么单极躁狂症没有被正式确认为与双相情感障碍分开的诊断条件的另一个原因是,对这种综合征的研究很少.结果,对于诊断标准或其普遍性没有共识.

单相躁狂症的科学证据

尽管对单极性躁狂症持怀疑态度,但有独立的神经生物学发现,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应认识到双极性躁狂发作症状的某些症状所特有的精神病状况,但仍属于单独的临床类别

一个重要发现是单相抑郁的人和双相抑郁的人的脑室大于正常的第三脑室(在左右两侧都被丘脑和下丘脑所束缚).这种扩大表明抑郁症可能是由于这些区域的大脑发炎所致.在单相躁狂症患者中未发现类似的心室增大.

单极躁狂症的临床进入也有药理学证据,这与双极躁狂症不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通常会受益于锂盐(一种情绪稳定剂)的治疗,而单相躁狂症的症状似乎无法通过锂离子治疗得到改善.

如果单相躁狂症和双相躁郁症是具有不同的潜在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独特的 biological 疾病,则损害功能的单相躁狂症应在诊断手册中自行纳入临床.

单相躁狂症是哪种生物病?

我们已经看到,有一些证据表明单相躁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是不同的生物学疾病.但是,如果是这样,那么就会出现新的难题.一种是解释单极躁狂症是什么生物疾病.第二个原因是解释为什么双极躁狂发作的症状很少(如果有的话)在没有抑郁的情况下发生.

解决第一个难题的根本建议是单相躁狂症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一种亚型.单相躁狂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都表现出以下症状,例如多说话和经常打扰他人,精力或活动增加,冲动,难以集中注意力和容易分散注意力.

单相躁狂症与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症状通常在发作中发生,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症状是慢性的(至少在儿童时期,尽管随着孩子的成熟它们可能会改善或消失).但是,这种差异不应成为排除单极躁狂症可能是多动症的生物学亚类的唯一原因.

单极躁狂症是一种多动症的假说得到了以下发现的支持:前额叶皮层白质缺陷在反复发作躁狂发作的成年人和多动症儿童中均会发生.这也说明患有ADHD的儿童比未诊断为ADHD的儿童在年轻时更容易患上躁郁症.

单极躁狂症是ADHD的亚型这一假说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基于后者的情况本身会分为亚型这一事实.讨论最多的是过度活跃的可分散型.但是,当多动症持续到成年期时,多动症通常会减少并被我们称为间歇性过度集中的亚型(emem)(有时也称为注意力过度/血流亚型具有持久性的ADD ; Webb等人,2005).

以下是可分散注意力过度活跃的亚型和间歇性过度专注的症状的比较.当然,这些症状可以不同程度地出现.

过度活跃分散型 间歇性过度聚焦

注意力不集中引导(和重定向)注意力的困难
分散注意力骑行过度聚焦和分散注意力
多动症Tra般的白日梦
拖延症拖延症
冲动性冲动性/决策不力
易激惹或“付诸行动"易激惹或急躁
杂乱无章的
健忘健忘
因害怕受到惩罚而受到监管因害怕失败和尴尬而受到限制
不断切换任务困难切换任务

单极躁狂发作似乎与间歇性过度集中的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亚型有更多的共同点,而不是过度活跃的,易分散的.

多动症中似乎缺乏的单相躁狂症的主要特征是情绪升高和/自大感增强.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有时将这些差异视为标志着躁狂症和ADHD区别的主要因素.

但是,事实证明,这些差异并不是将躁狂症和ADHD分配到不同临床类别的良好基础.这是四个原因.

(i)情绪升高只是躁狂发作时情绪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烦躁不安至少与欣快/情绪高落一样普遍,烦躁是多动症的常见症状.

(ii)注意力过度集中或自尊心增强有时会发生在因注意力过度集中(或尽管如此)而获得成功的ADHD患者中.

(iii)过度专注和对他人的专心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过度专注患者的自尊心或雄心壮志.

(iv)雄壮不是双相躁狂症的必需症状或常见症状.通过更多的研究,可能会发现单极躁狂症也不是很普遍.

为什么在没有抑郁的情况下很少发生躁郁症的症状?

单相躁狂症定义为无抑郁症.因此,如果单相躁狂症和双相躁狂症是截然不同的临床疾病,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双相躁狂发作的症状很少会在没有抑郁的情况下发生?

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认为单极躁狂发作的症状与双极躁狂发作的症状明显不同?

最可能的解释(至今尚未探索)是在躁郁症I型躁狂发作期间,大脑神经递质水平升高.这可以解释欣快的(或易怒的)情绪,精力和活动的增加以及自尊的提高.

但是,一旦长时间内神经递质的大脑水平升高了一段时间,大脑就会通过下调与化学物质结合的受体位点来适应.当与该化学物质结合的受体位置较少时,该化学物质将不再引起触发躁狂症状的细胞反应.

如果多巴胺受体被严重下调,这很可能早晚发生,那么多巴胺的低大脑水平可能会导致空虚感,缺乏动力,体验愉悦感的能力降低以及消极的情绪,例如焦虑和烦躁.但是,这些后一种症状是双相情感障碍中典型的抑郁症状.

为什么没有ADHD的单极躁狂症会循环?

如果单极躁狂症不是真正的躁狂症而是具有高度集中的ADHD,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患有高度集中的ADHD无药患者的症状消失.为什么后一种情况不是偶发性或周期性的?

最可能的原因是躁狂性双极发作和多动症伴多动症(又称单极躁狂)的神经递质缺陷有所不同.长期以来已经确定患有ADHD的个体在额叶前皮质中的多巴胺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而不是在双相躁狂症中过量).过度使用兴奋剂提高多巴胺水平可能会导致大脑中多巴胺受体的下调并最终导致ADHD症状的恢复-可能伴有抑郁症状.但是使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正常化不应导致下调.具有双侧躁狂症的躁狂型双极ADHD(又称单极性躁狂)的多巴胺系统的差异可以解释为什么具有双侧躁狂症的ADHD与双极性躁狂不同,通常不会循环.

Berit"Brit" Brogaard是 超人思维 的合著者.

参考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2000). 《和统计手册》. (第4版文本修订版.)华盛顿特区:美国精神病学协会.

在最新的诊断手册DMS-V中,对躁狂和轻躁狂的诊断不仅需要出现兴高采烈或易怒的情绪,而且还需要将这些症状与能量/活动增加联系起来.还增加了躁郁症的其他子类别. DSM-V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对于躁狂期,不需要任何严重的抑郁发作即可诊断为双相性I型障碍.

Kleist,K.(1911). 《精神病学与精神病学》,第3期:914-977,德国精神病学杂志,德国精神病学专家.

Kleist,K.(1953). 《神经精神疾病学》,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杂志 125:526–554.

Kraepelin,E.(1899). 《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 6:325–335.

Leonhard,K.(1957). ,德国柏林,Akademie.

Webb,J. T .;修正案,E.R .; Webb,N.E. Goerss,J .; Beljan,P .; Olenchak,FR(2005),天才儿童和成人的误诊和双重诊断:ADHD,双相情感障碍,,阿斯伯格,抑郁症和其他疾病,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大潜力出版社,50 –51.

Wernicke,C.(1900). Grundriss der Psychiatrie ,莱比锡Thieme.

                                               

大众心理健康网(www.dzxl120.com)
本文链接:https://www.dzxl120.com/post/28678.html

1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