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和痴呆症的风险

                                                                       

要点

  • 是一种慢性致残疾病.
  • 随着强迫症患者的年龄增长,他们患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 与没有强迫症的人相比,患有强迫症的人可能会提前几年患症.

强迫症 (OCD) 是一种严重且致残的疾病,其特征是侵入性的令人不安的想法(强迫症)和处理这些想法的重复行为(强迫症).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在内的治疗可能只能部分帮助减轻症状.这种障碍具有一些典型的特征,而其他特征则见于患有思维障碍的个体.症状通常是慢性的.

有证据表明,强迫症患者患痴呆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然而,迄今为止的许多研究都是小规模的,并且使用了回顾性设计.最近,Mu-Hong Chen 及其同事在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上发表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该研究利用台湾的大型保险数据库来调查这个问题.他们的研究结果证明,强迫症患者患痴呆症的风险更高,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

1995 年,台湾建立了统一的单一付款人健康保险制度.到 2010 年,超过 99% 的台湾公民参加了该计划. Chen 小组利用与该系统相关的研究数据库中的去标识化健康信息进行研究.

他们确定了 45 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他们在 1996 年 1 月 1 日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期间至少两次被董事会认证的精神科医生诊断出患有强迫症.在他们被确诊为强迫症之前,没有人有痴呆病史.没有强迫症或痴呆症的对照组参与者按 1:10 的比例确定,即每个强迫症患者匹配 10 个对照组.最终研究包括 1,347 名强迫症患者和 13,470 名匹配的对照组.

研究人员检查了截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的记录,并记录了患有强迫症的个体和没有强迫症的匹配对照组的痴呆症诊断.如果在随访期间经董事会认证的精神科医生或神经科医生至少记录两次,则认为存在痴呆症.研究人员控制了潜在的混杂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其他医疗条件、收入水平和城市化(使用与城市和农村生活相关的量表).

结果很有趣.在随访期间,1.7% 的强迫症患者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而对照组为 0.1%.大约 1.1% 的 OCD 患者发展为血管性痴呆,而对照组为 0.2%,3.6% 的 OCD 患者发展为不明痴呆(例如提示阿尔茨海默病并伴有血管疾病的痴呆),而对照组为 0.5%.

控制潜在影响变量后,强迫症患者患痴呆症的几率比对照组高 4 倍以上.

患有强迫症的男性更有可能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而患有强迫症的女性则更容易患血管性痴呆.这种模式与一般人群的预期相反.

在患有强迫症的人中,痴呆症的诊断时间比没有强迫症的人早约 6 年(70.5 岁对 76.7 岁).此外,定义为 65 岁之前发生的早发性痴呆症在强迫症组中更为常见(1.7% 对 0.1%).

如果强迫症患者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为什么以前不明显?大约 1% 到 2% 的人口患有强迫症.由于它并不太常见,因此很难通过研究所有患有痴呆症的人来了解强迫症和痴呆症之间的关系. 1% 到 2% 的强迫症患者的富集会被没有强迫症的 99% 稀释.此处描述的研究检查了大量强迫症患者,并前瞻性地跟踪他们到老年阶段,以确定有多少人患上了痴呆症.

与所有研究结果一样,必须在其他纵向研究中复制这些结果,然后才能确定强迫症与痴呆症之间的明确关系.与此同时,医生监测强迫症患者的痴呆迹象似乎是有意义的.

如果这些发现在其他研究中得到复制,阐明强迫症与痴呆之间关系的潜在机制将是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在之前的一篇博文中,我们讨论了一项研究,该研究表明症患者患痴呆症的风险可能增加.这两项研究的结果与纵向、前瞻性研究的其他证据一致,这些证据表明,一般而言,,包括各种精神疾病,都与人过早衰老的迹象有关.解开各种精神疾病、衰老和原发性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了解衰老过程及其与压力、神经和精神症状的关系.目前还不清楚精神科治疗如何影响早衰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尽管一些证据表明某些精神科药物(包括用于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可能具有有益效果.

本专栏由 Eugene Rubin 医学博士、博士和 Charles Zorumski 医学博士撰写

参考资料

Chen, M.H., Cheng, C.M., Tsai, S.J., Tsai, C.F., Su, T.P., Li, C.T., Lin, W.C., et al. (2021 年 5 月 11 日).强迫症和痴呆风险:一项全国性纵向研究. J 临床. 82(3):20米13644. doi:10.4088/JCP.20m13644.

                                               
0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