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自白:令人惊讶的秘密新研究

                                                                       

wavebreakmedia/Shutterstock
来源:wavebreakmedia/Shutterstock

您的伴侣询问您是否可以对工作中发生的情况保密.您知道相关的参与者,并且实际上经常与您的伴侣和涉及秘密的人员进行社交.是的,您想通过成为知己来帮助您的伴侣,更重要的是,您觉得通过分享秘密,你们两个变得越来越亲密.但是不,当您看到与秘密有关的人们时,您会怎么做?您如何设法避免说错话,而又让您知道这种非常机密的情况?也许这不是天生的负面因素,而是令人惊讶的事情?您的伴侣正在计划一个生日聚会,并且不希望受赠人(你们两个的朋友)都知道这一点.这意味着您必须对接下来几周的所有言论进行审查,以期不泄露任何提示.

事实证明,保守他人的秘密可能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保守自己的秘密已经足够困难了,根据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尔·斯莱皮安和墨尔本大学的凯瑟琳·格林纳威(2018)的说法,人们在任何时刻都有很多秘密.作者指出,普通人一次在脑子里玩弄13个秘密.他人泄露给您的秘密使您的举止更加艰难.一方面,披露可以增进亲密感,并增加您喜欢共享个人信息的人的程度.另一方面,根据斯勒皮安(Slepian)和格林纳威(Greenaway)的说法,作为秘密的接收者“可能也很重,因为一个人也必须携带秘密"(第220页).有了您自己或别人的秘密,您可以尝试压制它,但是您的头脑总是会转向思考它.正如先前的研究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在防止思考问题上加重了负担,因此将心灵徘徊在一个秘密上与较低的有关.您分心和痛苦,因为这个秘密不断将您的力从您需要做的其他事情上移开.

在三项研究中,包括两项涉及实验性秘密管理的研究中,斯莱皮安和格林纳威检验了以下预测:作为秘密的接受者,人们不得不保持沉默,而与此同时又会使人们感到负担重重.甚至不去想它.但是,由于公开会促进亲密关系,因此作者还认为,对秘密的思考可能会使人们对公开此事的人感到更加亲密.根据这种观点,当另一个人告诉你一个秘密时,所表现出的信任和信心应该可以使你在这个秘密突然进入你的头脑时感到更亲近.

美国-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调查的秘密类型包括困难的话题,例如个人说谎,情绪不忠,吸毒,堕胎,怀孕,盗窃,外伤和作弊等.第一次相关研究的200名参与者表明,对这些秘密的了解是否使他们与坦诚相识的人更加亲近,他们对这个秘密有多大的看法,以及该秘密是否使他们感到负担重或亲密无间.混蛋.在这项第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统计了总共2900多个泄露给参与者的秘密,以及610个参与者在未明确泄露的情况下获悉的秘密.正如作者所预言的那样,那些与自己的密友相处融洽的人更有可能考虑到这个秘密,进而感到一种更大的亲密感.消极的一面,他们也感到更加负担.接下来看交友者和参与者的社交网络之间的重叠程度,交友者和参与者分享的朋友越多,参与者报告的精神负担就越大.

在下一个报告的研究中,237名参与者(平均年龄35岁)也完成了秘密调查表,以了解他们携带了多少秘密.然后,参与者准备好考虑与交友有多近,或考虑与对方朋友有多大重叠.结果支持了第一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当开始考虑参与者与秘密讲述人共享多少朋友时,参与者因此感到更多负担.在被告知参与者思考自己与另一个人有多亲密的启动条件下,激发了对秘密坦白的更多亲密感.

在最后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秘密接收对思想游荡的影响.参与者宣读了一个启动信息,该信息要么告诉他们解决思想游荡的好处,要么告知他们思想游荡可以重新审视过去的积极事件的方式.那些具有解决问题价值的人更可能同意以下说法:“当我的思想转向对这个人的秘密的想法时,其原因就在于此. . .是让我想起了他们的持续问题."那些具有重新审视价值的人更可能将共享秘密视为“他们感到与我分享秘密的安慰"(第227页).

但是,与您所期望的相反,准备好思考问题而不是信任的信任特征会使参与者感到负担减轻,因此,他们成为秘密的接受者而受到的伤害较小.相比之下,那些只准备开始思考游荡心理的人,会感到既亲密又负担重.也许专注于利用召回秘密的潜力使参与者摆脱了简单地对秘密及其保留难度进行反思的想法.

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那样,“拥有一个的秘密附有绳子"(第227页).您会觉得自己已被委托给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信息,但是如果您必须保守彼此都知道的人的秘密,那么您将不知所措,并且担心会以某种方式泄露秘密.作者继续解释说,“一个被倾诉的社会一线希望"(第227页),只要您能找到一种方法来抑制亲密关系带来的负担即可.

总结,如果您要保守秘密,找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帮助您感觉更好,甚至可以提高这种关系的质量.请记住,在考虑供词的风险和收益时,您也负担了供词的接受者.

参考

                       

大众心理健康网(www.dzxl120.com)
本文链接:https://www.dzxl120.com/post/50634.html

                       
0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