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生活中的抑郁:关于一个老问题的新观念

                                               

大众心理健康网(www.dzxl120.com)
本文链接:https://www.dzxl120.com/post/56083.html

                       

到2030年,将有6500万65岁以上的美国人占人口的22%.在同一时期,美国85岁及以上的人数将增加一倍以上.尽管个体寿命更长,但是这些年的质量受到疾病患病率增加的影响.根据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中有25%被认为身体健康或状况不佳;例如,超过30%的人口患有心脏病.因此,对于那些导致后几年质量下降最大的综合症或疾病,对于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是与功能能力下降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的最常见的晚年疾病之一.严重抑郁症(MDD)是整个生命周期中致残,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但代表了晚年生活中特别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i] MDD的患病率是6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3%年龄较大,居住在社区中的老年人中有15%具有临床上显着的抑郁症状. MDD诊断在6年的随访中使老年人的残疾风险增加67-73%,与没有MDD的患者相比,导致功能障碍的两倍,[ii]增加患有心脏病的患者的死亡风险,并与65岁以上的人自杀率很高(总体为16.9/100,000,白人为62/100,000).

抗抑郁药,辅助药理治疗和循证心理治疗方法都是用于治疗老年患者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但其效果有限.在老年人中使用抗抑郁药存在独特的安全问题,包括死亡率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跌倒和摔倒相关的伤害.了解老年人抗抑郁策略的风险和收益可以极大地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每年节省数十亿美元的医疗费用.考虑到该病在晚年人群中的患病率,发病率和病死率,针对老年患者的研究相对缺乏,这是无法理解的.

对晚期抑郁症没有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的后果是,该疾病极易复发,可以变成慢性疾病,并且残留的症状使患者自杀的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增加.

然而,这不仅仅是对现有治疗进行更多研究的问题,而是我们如何开发和研究创新的干预措施,这些措施有望在当前治疗失败时起作用.这是个性化医学的目标,以便能够知道针对哪个患者的治疗方法.

限制我们开发晚期抑郁症新疗法的能力的问题之一是,抑郁症的模型主要基于对年轻人的研究,即使症状和生理随着年龄而改变.因此,我们对社会和维度或身体和功能能力(如活动能力或认知状态)或神经递质如何具有如何影响抑郁症的心理生物学方面的衰老过程没有足够的了解.

事实上,目前的一个假设是,老年患者的抑郁症是亚型的异质性组,是由衰老过程和抑郁症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

也许最公认的亚型是血管收缩,它是由小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缺血损伤引起的.这些患者中报告情绪低落的患者较少,他们更经常报告无动于衷,躯体问题,认知缺陷和无痛,因此将这种亚型描述为“无忧郁的抑郁症".血管性抑郁症患者总是会出现认知障碍,特别是执行功能障碍.这些患者对抗抑郁药的反应较差,有研究表明,“解决问题的疗法"特别有帮助.

衰老过程如何影响晚年抑郁症的另一个例子与细胞能量产生有关.线粒体产生人体大部分能量,并且与年龄相关的衰弱构成了身体疲劳的生物学基础的一部分.在患有抑郁症的年轻人中,疲劳表现为“精神疲劳",而在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中,疲劳表现为“身体疲劳".问题是运动程序是否可以增强抗抑郁药治疗的效果,从而帮助患有明显身体疲劳的老年患者.

最后,在老年人中,最一致的异常之一是炎症标记物,尤其是白细胞介素6的年龄增加,通常被称为“老年病学家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通常在年轻人中较低或无法检测到,随着健康人超过50岁而开始增加,并且在极高年龄的成年人中经常发现很高.老年人的这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被称为“发炎".它与衰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利结构和功能变化以及低能量,冷漠和运动减慢的症状有关.运动迟缓特别令人着迷,因为炎症会降低多巴胺能功能,而多巴胺能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线性下降.也许最引人注目的是炎症,抑郁和步态缓慢是晚年高危死亡率表型的特征.

有一些数据表明抑郁症和炎症患者可以从抗炎药中获益,尽管需要谨慎,因为目前尚不清楚其益处是否超过了与这些药物相关的风险.此外,正在进行研究以观察步态缓慢和发炎的抑郁症患者是否处于低多巴胺状态,并可能受益于多巴胺能药物.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接受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表现不同,需要特殊对待的考虑.现在令人信服的是,我们认识到只有考虑到衰老过程对疾病的影响,才能理解晚期抑郁症.同样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疾病可能会加速衰老过程.如果这样做,它将为开发创新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开辟许多新途径,从而使我们确实有能力知道哪种治疗方法最适合每种类型的患者.

                                               
0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