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与耻辱的视角

                                                                       

通常,人们强烈希望与他人保持联系.这源于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和情感需求依赖他人的进化.属于一个团体会增加我们生存的可能性;因此,我们经常以能够增加我们的价值和对其他人的接受度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保持依恋的一种方法是让其他人对我们有积极的感觉和信念.但是,要有效地做到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对自己保持积极的情绪和想法.

罪恶感和羞耻感是两种情绪,它们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青睐以及我们自己的自我概念.当一个人做出不可接受的行为时,就会感受到这些强烈的情感.对于那些有这种反应的人,经常会提倡亲社会行为.

尽管对于这两种情绪的构成没有明确的共识,但一些研究人员已经阐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区别它们的特征.

内和羞愧中的相似之处包括:

  • 失败或不当行为引起的干
  • 需要社交联系;会阻碍或促进积极的(Tagney,Wagner,Hill-Barlow,Marschall和Gramzow,1996)
  • 需要自我反省;承认一个人可能有缺陷;接受对不道德行为的责任(Tignor和Colvin,2017年)

内和羞耻之间的区别包括:

  • 罪恶感源于“做一件坏事;"而羞耻会影响一个人的;即“我是坏人"(Tignor和Colvin,2017年)
  • 罪恶感源于一种信念,即一个人对另一人造成了身体或情感上的伤害(Strelan,2007);而羞耻则是别人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引起的负面反应(Tagney等,1996).

  • 羞愧可能是一种比内be感更强的情感,因为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份.而内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Lewis,1971; Tagney等,1996)

内的感觉促使人们对行为做出反应以做出修正;例如,请求宽恕,善解人意,并采取补偿性行动以加强社会联系(Tagney等,1996).

羞辱与个人的自我感觉有不利关系.如果一个人的身份对他们很重要,那么耻辱感会比内感更令人痛苦和痛苦.对于某些人来说,羞耻会导致抑郁和社交功能障碍.

已经提出,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与如何正确地解决内and和羞愧有关.如果个人认为自己的“自我"具有延展性,则该人更有可能从事补偿性行为,例如承担伤害责任和积极改变的积极性.而且,通过接受他人的接受,理解和同情,个人现在可以接受自己的失败并变得富有同情心.但是,如果人们认为修复是无法实现的,甚至是困难的,那么进行修复行为的可能性就很小,从而导致该人在社交上回避,痛苦,防御和被污名化(Cibich,Woodyatt和Wenzel,2016年).

研究人员发现,早期的羞耻经历以及童年时缺乏和被爱的感觉可能会造成创伤,并影响一个人的身份和人际关系.这些经历可能会延续到成年后产生状.此外,这些人不仅可能认为自己的自卑,无价值或有缺陷,还可能相信其他人也这样认为(Matos,Pinto-Gouveia和Duarte,2013年).

当羞耻感导致严重的情感障碍时,无论是否有早期创伤性羞耻感,都应考虑治疗.除了治疗抑郁症,Cibich等.建议针对个人的以下干预措施

  • 处于支持治疗关系中
  • 鼓励人们相信自己的身份可以改变
  • 发展出以善良,热情和同情心对待自己的特征和能力
  • 通过鼓励个人不仅与受“可耻"行为影响的人接触,而且还避免自己痛苦的羞耻感来鼓励人们避免歧视
  • 鼓励人们相信,对不法行为的补救不仅可以使违法者得到弥补,而且还可以恢复社会归属感

重要的是要记住,不良行为并不总是等同于不良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当行为,因此可能会为此感到难过.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要认识到我们所做的事情,做出修改并从我们的经验中学习,以便我们避免重复这种伤害.自我宽恕是摆脱内和羞耻的关键.此外,了解自己是谁,以及我们希望如何被有价值的他人感知,可以帮助维持亲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内和羞耻感是情绪,认知和行为的触发因素,表明需要重新调整.

参考

社会和人格指南针,10/9, 471–483. DOI:10.1111/spc3.12263

Lewis,H. B.(1971). 神经症中的羞愧和内.纽约:国际大学出版社.

行为和认知心理治疗,41(4), 479–493. doi.org/10.1017/S1352465812001099

Strelan,P.(2007).谁原谅别人,自己和情况?自恋,内,和和agree的作用. 人格与个体差异,第42(2),第259-269页. DOI:10.1016/j.paid.2006.06.017

Tangney,JP,Wagner,PE,Hill-Barlow,D.,Marschall,DE和; Gramzow,R.(1996).羞耻感和内感与整个生命过程中对愤怒的建设性和破坏性反应的关系.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70(4),797-809. DOI:10.1037//0022-3514.70.4.797

Journal of Personality,85(3), 341-363. DOI:10.1111/jopy.12244

                       

大众心理健康网(www.dzxl120.com)
本文链接:https://www.dzxl120.com/post/42028.html

                       
0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